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全球第一教育App多邻国创始人亲述:如何让学习像社交媒体一样让人上瘾?一只绿色的猫头鹰和它的“催命式”劝学语录近几年登陆了各大社交平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用户们把相关的短信言论截图、二创表情包发布到TikTok、推特、微博、小红书,反差萌的IP形象和劝学语录又吸引了不少新用户加入成为学员,这只绿色猫头鹰也变得越来越出圈。
多邻国(Duolingo)成立于2012年,是一款外语学习App,也是全世界下载量最高的教育类软件,目前有超过5亿用户。
作为一个在线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主要为用户提供统一化、标准化的语言学习课程,通过图片、视频剪辑和手机上的麦克风等形式来帮助用户学习单词、写作和口语,致力于帮助全世界各地的用户学习不同的语言。
相对于其他语言类APP,它的内容更实用,融入了很多文化和地域相关的课程,而且能极大程度锻炼到口语和听力。
但在多邻国的创始人、技术专家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一开始想要创建一个语言学习平台时,他遇到了一个大问题:一个旨在教你知识的App怎么与Instagram和TikTok这些专门进行娱乐、令人上瘾的平台竞争?
路易斯·冯·安在一个中上层家庭中长大,由受过高等教育的单亲母亲抚养长大。他在危地马拉城的一所私立英语学校就读,从小就有点学霸属性。
路易斯·冯·安八岁时,他的母亲给他买了一台Commodore 64电脑,这使他对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后来于2005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j9九游,并在2006年进校任职,他目前仍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副教授。
多邻国作为上市公司如今已然飞黄腾达,但作为技术大佬的路易斯,最早被人所知的“发明创造”其实是我们今天人人都在用的“验证码”,这也是他赚到第一桶金的地方。
2000年,在路易斯读博期间,他和学校教授做了一个项目叫做CAPTCHA,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在生活中大家一定很熟悉。
这是一种网页上的人类验证工具,通过手动输入字母去让计算机识别你是人类,不是黑客使用的机器人。
通过CAPTCHA,很多网站能够从此防止自动化程序的大规模滥用,例如自动注册大量账户或购买大量门票的黄牛。
验证码的使用让路易斯得到了纽约时报、USA Today、Discovery频道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使他名声鹊起。
2007年,他在CAPTCHA的基础上做出了reCAPTCHA,就是那个应用特别广泛的人机验证,如今每天在世界各个角落会被用上上亿次。这次他把产品卖给了谷歌。
按照合同,路易斯本要在谷歌待上两年才能解锁谷歌给他的股份。然而在他进入谷歌之后,脑中依旧想法不断,他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做教育。
根据路易斯自己的分享,他的家乡危地马拉是一个很小很穷的国家。在危地马拉这样的国家中,贫富差距、阶级分化是显著的问题——有钱人可以给自己买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固化阶级、继续有钱;而没钱的人,没法接受好的教育,甚至识字都困难。
于是在和他的博士生学生塞弗林·哈克(Severin Hacker)的共同研发下,多邻国诞生了。
学习语言可以直接地改变人的生活,比如如果懂英语,很多人的工作收入会得到非常直接的增长,而像数学等自然学科,人一般则需要不断的进阶学习(比如工程、商科)才能最后带来改变;
关于盈利,多邻国的设计非常简单易懂,那就是付费广告——路易斯希望推广免费教育,所以对于免费用户,他们需要在课程结尾看一点广告。
说白了,就是让一小部分有钱的付费用户,养起所有的免费用户,这无疑也符合路易斯关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关于教学,由于路易斯的母语是西班牙语,他设计了第一个西班牙语课,联合创始人塞弗林的母语是德语,于是他做了第一节德语课程。
两个人在彼此的课程中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在他们做出第一个版本的同时,立马遇到了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人语言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学习太无聊了。
尤其是对多邻国来说,因为它是建立在手机软件上的纯在线教育,它的“竞争对手”就是它的使用者手机里那一大票抖音、Instagram、等等专门设计出来让人能够上瘾、分散精力的软件。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让人们在手机上进行学习,就像你端上一盘用西兰花做的健康餐,但是同时还摆着世界上最好吃的甜点一样。
手机确实打破了很多教育的屏障,但是怎么让用户自发的“想要学习”、“愿意学习”?这是摆在路易斯面前的难题,要想办法把西兰花做得跟甜点一样好吃。
于是,他开始研究TikTok、Instagram等社交软件,学习从心理学的层面,它们是怎么让用户上瘾的,并很快把这些发现投入到了多邻国的产品设计中。
根据路易斯的分享,多邻国目前最好用的机制之一是“打卡”。没错,和各类社交软件和游戏一样,他发现人们会因为打卡的累计产生成就感,并且会因为不想断掉打卡,自动的反复使用产品。
于是他和团队把“打卡”这个机制着重设计在了软件中,它会显示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每天提示用户你已经连续完成了多少天的学习,并且在你要断掉打卡的时候抓紧告诉你,“你可不想失去连续了这么多天的纪录吧?”
根据官方的统计,多邻国目前拥有3百万以上用户,他们的连续学习天数已经超过了365天,也就是他们在至少过去一年中从未中断过一天的学习。(日本的用户平均拥有连续时间最长的打卡天数,拉美的用户则是最短的)
另一项督促用户学习的杀招是“通知”,也就是我们在手机上方经常看到的弹窗notification。
路易斯发现,对于大多数软件来说,频繁推送的通知和广告非常令人厌烦,但是对于学习这件事来说,人们实际上反而想要被通知,这可以提醒他们“该来学习了啊”。
多邻国甚至使用了AI进行大数据探索,研究什么时候推送提醒,人们会更容易受到“召唤”打开软件来学习。他们目前的发现是,最佳的提醒推送时间,是距离用户上一次使用过软件后的24小时。
对此,路易斯自己的推测是,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上一天的某一个时间有空,那么下一天的这个时段大概率还是有空。
关于学习提醒的推送j9九游,多邻国还玩了很多小心思。比如,提醒的推送不是无限的,如果一个用户连续七天都没有打开软件进行学习,软件就不再给用户发提醒了。
但是,在停止发提醒之时,它会坏坏地给你发最后一条消息“看来提醒你没什么用啊,之后就不再给你发了啊”。
欲情故纵,这可真是把人性琢磨透了,这是不是和我们说的“被动攻击型人格”(Passive Agressive)有点像呢?
这种测试的成功,也让他们继续对吉祥物“多儿”进行了各种类似的设置,这也是开头提到的,这只绿色猫头鹰因为各种“魔性”的语录在社交媒体上大火。
路易斯在分享中曾说,他希望像多邻国这样的尝试未来可以实践到不光是语言学习、而是各种学科的学习上,“成瘾”、“屏幕使用时间”这些概念如果用对了地方或许不是一件坏事j9九游。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教育软件、学习软件,开始学习多邻国把自己变得像游戏一样有意思。
实际上在营销上,多邻国也借鉴了这种思路,根据不同地区用户生活习惯的不同,采取了差异化的营销玩法,快速深入本土市场。
比如在中国,达人、博主是一种高效、受欢迎的营销路径,所以在做投放时便会倾向与达人合作;在日本,电视广告是常用的宣传手段,但可能其他国家并不适用。
渠道之外,多邻国也会结合着当地流行文化融入本地市场。比如在国内,“拽姐”的IP形象其实比“多儿”更火,大家更喜欢拽姐的高冷、酷酷的范儿,所以在营销时也会以此延伸,做更多相关的内容去吸引用户关注。
不过即便如此,路易斯自己也承认,和社交软件相比,学习总是会显得枯燥了一些,要和它们竞争还是很难,毕竟学习不可能像猫猫狗狗、八卦新闻那样天然的吸引人。
但是学习最大的区别,是人们可以从中收获意义、获得进步,而不是单纯的在浪费时间,能够自我驱动,有时候比学到的知识本身还重要。
普通人所掌握的绝大多数知识的学习,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解释和教学,而只是通过人日复一日的重复点击、观看、记忆来获得。
就像多邻国自己的统计中显示的那样,有80%~90%的人是因为“有趣”而使用多邻国,只有10%~20%的人是因为“自我驱动”,但即便是这样的数量,能让人们开始自发的学习、享受学习,多邻国可能也已经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