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腾讯又打“收割”局的“一统天下”,相比过剩的模型和服务,像腾讯所拥有的流量、应用场景、服务生态,正在变成更稀缺的资源。
在电竞游戏里,明星C位大多不亲自突破和开团,而是习惯先观望,找准时机后手进场,并成为战局的“收割者”。
作为国内最大电竞公司的腾讯,熟练掌握这套打法:大逃杀游戏不是腾讯最先推出的,游戏直播不是腾讯开拓的,网文领域也不是腾讯先涉足的,但最终,腾讯总是大赢家。
从混元大模型的推出,到产品全面接入DeepSeek,腾讯的动作并不是行业最早的。但至少在股票市场,慢吞吞的腾讯没有错过什么。2月17日开盘,腾讯股价一度突破500港元。过去一个月,它上涨幅度并不低于那些重投AI的公司。
或许不是腾讯太慢了,而是百度等其他大厂太急了。当然,AI的诸神之战也许刚刚正式开启,此时论对错或者成败,都显得为时过早。
在2023年3月下旬的财报会议上,“二把手”刘炽平开诚布公地谈了腾讯做AI的理念:“我们会先把基础打好,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
2023年5月,在多家互联网大厂正式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以后,马化腾仍然不紧不慢地表示,不急于把“半成品”拿出来。
直到2023年9月,文心一言已经推出半年,通义千问已经推出五个月,国内已经有几十大模型的时候,腾讯的混元才姗姗来迟。
不只是晚到,当时的它更像是个半成品。在发布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表示:“我们现在推出的这个混元大模型版本也只是可用、可实践。”,它也只开放了“一半”:只能通过腾讯云向产业开放,还没有对外开放ToC的业务。
至于C端的开放,还要等8个月以后。2024年5月,腾讯终于推出元宝这个对标文心一言的APP。而此时,文心一言已经上线一年多了。
回溯这些动作不难发现,腾讯并没有在这波大模型浪潮中扮演冲锋陷阵的角色,而更像是在占坑,只求不缺席。
首先,腾讯对AI市场的看好程度不如同行。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会上,腾讯管理层直言:国内实际上没有一个非常大的ToB市场,SaaS生态系统在中国并不那么活跃。总之,中国AI收入不会像美国那样爆炸性增长。
第二,AI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而腾讯更重视落地。早在混元模型发布时,腾讯方面就强调:“大模型的打造只是起点,把技术落地到产业场景、创造价值才是目标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但在“产业场景”还没有那么清晰的时候,腾讯观望一下也是合理的。
第三,腾讯的打法历来就是“打收割”,这家互联网巨头的优势并不是开拓新兴市场,而是观望并等待最佳的时机出手。
这种特性在游戏业务上体现得很明显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腾讯游戏很少能像网易、米哈游一样“开拓”一个新的赛道。这家全球最赚钱的游戏公司习惯像电竞游戏中的C位一样,后手进场收割,比如在大逃杀最火的年代,网易连忙推出了《荒野行动》,腾讯则稳稳观望,出钱拿到《绝地求生》的代理权,并将其手游化,最终收获了自家最赚钱的游戏之一——《和平精英》。
正是这种极强的“收割能力”,哪怕腾讯布局缓慢,也很少有人能够轻视这家巨头在AI领域的影响力。早在去年,周鸿祎就在自己的短视频里表示,他十分看好包括腾讯在内的、这类拥有广大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厂商,它们有机会吃到相当多的AI红利。
后来发生的故事,证明了腾讯的正确。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不少大厂在模型层面的布局成为了无效投资——有免费的DeepSeek,谁还会用更差的付费模型?
当DeepSeek在模型端完成统一后,腾讯的流量能力,成为更稀缺的资源。于是,当微信宣布接入DeepSeek后,市场一致表达了看好,2月17日,腾讯股价一度大涨超过7%,收盘后上涨3.96%,报493.6港元。
苹果的AI战略分为三层:端侧小模型,自研云端模型以及外部大模型——啥都包括,就是不包括自研大模型。也正因于此,苹果省下了大量的算力费用。Omdia曾经在2023年和2024年两次发布报告,披露全球科技公司购买的英伟达显卡数量,苹果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榜单里——作为全球最有钱的科技公司,这实在是有些抠门。
当腾讯还在观望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时,百度早早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并以“全球第一个由大厂推出的大语言模型”自榜——快是真的快。
百度在AI领域布局广阔,深入芯片、模型、应用等多个层面。这套打法似乎参照了谷歌、微软、苹果那套“建立规则”的逻辑。如果建立完成,百度就能像《暴裂无声》里姜虎扮演的昌万年一样——想要在当地挖煤,要么用他的车运,要么用他的设备。
LLM的技术发展拥有很强的不确定性,DeepSeek就是那个不确定因素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这家由量化基金研发的LLM,在过去几个月里迅速成为国内毫无争议的第一LLM。
当安卓和IOS一统天下后,塞班和黑莓系统都成为低质量资产。免费的DeepSeek的出现,意味着包括文心大模型在内的国产自研大模型,都需要被重新评估价值——大概率是不乐观的。
李彦宏总是以“不要重复造轮子”来反对国内的百模大战,但眼下,他要评估一下自己是不是在“重复造轮子”了。继文心一言全面免费后,2月16日晚,百度搜索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DeepSeek正式成为“文心生态”的一部分。对于一向崇尚闭源的百度来说,这个举动有“投降”的意味。
在C端,百度的搜索市场地位仍然强大。接入DS后,百度搜索是一个良好的AI入口。百度也已经在搜索首页为AI设置了黄金位置的入口,方便用户直接使用包括DeepSeek在内的大模型。
对AI来说,微信搜索和百度搜索,究竟哪个是更优质的入口,还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从“突破”改打“收割”位的百度,也未必不能再次站上牌桌。
在2023年,百度的研发投入高达242亿元,接近当年的调整后净利润(287亿元)。这些研发费用带来了一些技术成果,但在DeepSeek的绝对优势面前,部分技术成果还是不是正资产,已经存在争议。
相比之下,说出“中国AI收入不会像美国那样爆炸性增长”的腾讯管理层,堪称人间清醒。这也是这家公司一直以来的优势: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在普通投资者眼中,这家企业在花股东钱时候的克制,是优点。
比如:腾讯虽然有庞大的对外投资布局,但通常这些投资都是围绕腾讯的主营业务。至于新能源汽车这类腾讯可能不擅长的领域,他们的态度会非常保守。
腾讯在AI上也没少花钱,在2024年二季度,腾讯的营业资本支出也曾经大幅度增长144%,主要用于对GPU的投资。但整体费用支出是可控的,就以投入加速的2024年为例,前三季度,腾讯研发开支为508.45亿,同比增长仅6.72%。虽然绝对数字也不小,但占收入比只有10%左右,低于百度等其他多家互联网大厂。
相比其他巨头,腾讯的研发不算大方,但随着DeepSeek的“一统天下”,大厂们的很多模型研发成果已经失去原有价值。在模型层不紧不慢的腾讯,反倒是有机会和百度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个由腾讯推出的“类糖豆人”游戏在与网易游戏《蛋仔派对》的正面竞争中吃了大亏,虽然《元梦之星》在2023年年底流水短暂领先,但进入2024年以后,《蛋仔派对》迅速完成了反超。此后,两款游戏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基本分出了胜负。
微信AI搜索已知的对手包括:字节跳动推出的豆包、以及此前C端大模型的老大KIMI,以及百度、阿里、360等其他对手推出的LLM应用。
这些对手都很强大,KIMI的日活早在2024年3月就突破了3000万。按照QuestMobile的数据,豆包在去年3月也突破了1200万的日活。在C端的世界,起步用户多的先发优势还是很大的。
至于B端,更不是腾讯的优势领域。在这个锚定效应极强的行业,市场份额更高的阿里云显然拥有更多的老客户。而且从过去几个季度管理层在业绩会的发言来看,腾讯对这一领域的热情似乎没有同行那么高。前文提到,腾讯管理层曾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会上直言:中国实际上没有一个非常大的ToB市场,SaaS生态系统在中国并不那么活跃。
首先是微信庞大的用户量,这将给腾讯AI在更广大的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带来独一无二的优势。按照QuestMobile给出的数字,DeepSeek的日活用户已经突破了3000万。这在国内的AI产品中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但如果相比10亿网民的整体数量,不得不说,DeepSeek还只是个小众APP。总之,DeepSeek很火,但在更广大的网民群体里,LLM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推广。而在这一领域,微信的力量是ChatGPT这样的专业AI工具不能比拟的。
微信的另一个优势,是庞大的聊天、内容、服务生态。LLM各家都有,但聊天、公众号、视频号、生活服务却只是微信才有。
目前,谷歌的AI助手Gemini已经完全整合进了谷歌生态,比如当用户询问:哪个牛排店好吃,Gemini能直接整合谷歌地图上的餐厅信息给出答案。此外,Gemini上还能直接通过Youtube上的视频给用户答案。
当然,这些生态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是锦上添花还是质的飞跃,还需要等待市场更长时间的检验。但有一点已经变得愈发清晰:相比过剩的模型和服务,像腾讯所拥有的流量、应用场景、服务生态,正在变成更稀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