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慧眼识珠:让涉军新闻花絮成为“”——从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新闻花絮传播谈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慧眼识珠:让涉军新闻花絮成为“”——从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新闻花絮传播谈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
摘要:新闻花絮短小精悍、轻松活泼,对增强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新闻花絮传播实践,在分析涉军新闻花絮应重点抓取的内容、要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围绕增强记者“四力”、强化用户思维、注重技术赋能三个层面,探讨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的着力点。
女飞行员徐枫灿驾驶直-20直升机表演原地掉头、“红鹰”飞行表演队向观众比心、航展现场观众齐唱《歌唱祖国》……在2024年11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期间,这些鲜活生动的新闻花絮火遍网络,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新闻花絮通常聚焦于重大新闻事件中一些新颖、生动、有趣的细节,不仅是新闻内容的一种补充,更是增强新闻可读性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全媒体时代,受众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新闻花絮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结合中国航展新闻花絮传播实践,在分析涉军新闻花絮应重点抓取的内容、要把握的原则的基础上,围绕增强记者“四力”、强化用户思维、注重技术赋能三个层面,探讨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的着力点。
优质的新闻花絮犹如一颗颗“”直击人心。但并不是所有新闻花絮都可以成为“”,涉军新闻花絮应重点抓取三方面内容。
反映强国强军成就,凸显重要性。在中国航展上,反映强国强军重大成就的新闻花絮成为热点。例如,央视军事视频号2024年11月8日发布的视频《歼-35A过来了,心都要跳出来了!》,通过记者的第一视角带领受众近距离观看歼-35A战斗机穿云破雾,这背后展现的是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和大国自信。有网友评论,“那是祖国的力量在翱翔!”由此可见,涉军新闻花絮要生动展现人民军队在强军目标引领下,重整行装再出发的生动实践;要以多样视角呈现部队官兵矢志奋斗强军的昂扬风貌;要将宏大的家国主题具象化,激发受众的爱国情怀。
展现人民军队新变化,体现时代性。围绕人民军队的变化着力,是涉军新闻花絮出新出彩的重要抓手。例如,广东新闻频道2024年11月13日发布的视频《同样的神情 角色却已互换!》,聚焦中国航展上外宾驻足观看直-9F直升机的镜头,并将之与1980年将军赴美考察踮起脚尖凑近看美军装备的图片剪辑到一起,通过对比生动呈现了人民军队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充分说明,涉军新闻花絮要紧扣时代脉搏,展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要以全局视野前瞻未来,在变化之中抓住最能反映“变”的瞬间;要学会用“第三只眼”观察,在恢弘场景中捕捉反映时代风貌的传神细节。
紧贴军队职能使命,突出专业性。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反映我军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方向,也是涉军新闻花絮重点抓取的内容之一。例如,浙江之声视频号2024年11月19日发布的视频《浙江99年飞行员徐枫灿有多强?》,记录了女飞行员徐枫灿驾驶直-20直升机亮相中国航展表演原地掉头、甩尾倒飞的精彩瞬间,陆军自主培养的首批女飞行员的卓越飞行技术令人赞叹。这启示我们,涉军新闻花絮要紧贴军队职能使命,发掘饱含军味、战味、硝烟味的独特内容;要关注战法训法,为部队练兵备战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要聚焦过硬的战斗精神,展示官兵敢打必胜的决心意志。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采编新闻花絮要把握性和新闻性相结合、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专业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
性和新闻性相结合。涉军新闻花絮具有性和新闻性双重属性,二者相结合才能发挥最佳传播效果。例如,央广军事抖音号2024年11月13日发布的视频《歼-15T“遮风挡雨”此刻具象化了》,既第一时间记录了航展现场突然降雨,现场观众纷纷跑到歼-15T飞机下避雨的场景,又体现了我军强大的军事力量护卫人民安全的初心和实力。实践证明,军队主流媒体采编涉军新闻花絮要把握性与新闻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旗帜鲜明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另一方面要提供真实、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受众知情需求,引导受众理解、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涉军新闻花絮的核心在于思想性,吸引受众的要素则在于趣味性。例如,央视军事视频号2024年11月15日发布的视频《起猛了!“红鹰”飞行表演队对我比心》,捕捉到飞行员在机舱内隔着玻璃热情向观众挥手、比心的场景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不仅展示了中国飞行员可亲可爱的一面,更将军民团结的大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呈现出来,起到不语胜千言的宣传效果。由此可见,军队主流媒体采编涉军新闻花絮要把握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提高内容的思想含量,深入挖掘内在意蕴,给人以启发、启迪、启示。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文风,运用丰富的兵言兵语、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准确地表述新闻事实,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
专业性和通俗性相结合。涉军新闻花絮常涉及军事知识,专业性强,这就需要借助通俗化表达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例如,央视军事视频号2024年11月8日发布的视频《歼-35A飞行表演首秀 首席专家:自家孩子最好看》,由歼-35A首席专家王永庆对这款隐身多用途歼击机进行专业解读,“好看的飞机一定性能好”,直白的话语瞬间勾起了受众的兴趣。这启示我们,军队主流媒体采编涉军新闻花絮要把握专业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深入”,把可能涉及的军事专业术语、训练课目内容、武器装备技术名词真正讲明白。另一方面要“浅出”,把相对复杂的专业知识“翻译”成形象生动的新闻语言、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增强内容的吸引力。
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要从增强记者“四力”、强化用户思维、注重技术赋能三个层面找准着力点。
增强记者“四力”。涉军新闻花絮要靠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例如,央广军事视频号2024年11月13日发布的视频《振奋人心!中国航展现场观众齐唱〈歌唱祖国〉》,记者在航展现场敏锐地捕捉到空军军乐队演奏《歌唱祖国》,现场观众开启大合唱的感人瞬间,浓浓的爱国情溢出屏幕,让网友直呼“热血沸腾”。该视频点赞量迅速突破10万+,成为中国航展报道的亮点之一。由此可见,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要不断增强记者“四力”。要增强“脚力”,深入一线捕捉“活鱼”;要增强“眼力”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敏锐发现与众不同的新闻素材;要增强“脑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刻思想;要增强“笔力”,将内容写深写活写透。
强化用户思维。全媒体时代,了解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是增强涉军新闻花絮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新华社快看抖音号2024年11月16日发布的视频《羡慕了!小朋友被邀请进运-20参观》,呈现了部队官兵带领小朋友参观运-20运输机的场景,手牵手的画面折射出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这启示我们,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要强化用户思维,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同时洞察受众需求;要注重情感交互,与受众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要加强互动,提高内容与受众的匹配性,实现精准传播。
注重技术赋能。当下,不断更新迭代的媒体技术为涉军新闻花絮生产传播提供了强大助力。例如,央视军事视频号2024年11月13日发布的视频《“鲲鹏”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采用12K极清摄像机拍摄,带领受众沉浸式聆听运-20运输机飞行的声音。蓝天为幕,“鲲鹏”展翅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发动机的轰鸣声,大国重器尽显雄姿,不少网友直呼:“这是安全的声音,好听。”这充分说明,提高涉军新闻花絮采编质效要注重技术赋能,运用AR/VR、XR等技术手段拓展新闻的视听空间;要把传统文图与可视化交互等新形式融为一体,增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要借助AI技术、元宇宙等,打造虚实结合的出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