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从赋魅到祛魅:“她”的媒介角色定位无论是素人还是明星,都有着明确的媒介定位,在相应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增添节目的娱乐性也为了升华综艺的主题。
“‘魅’是一种神秘性,即当人面对大自然的种种不可预见和无法解释的未知事物时,便自然而然地赋予其神性和灵性,随之产生敬畏和崇拜之情并冠之以某种神秘主义色彩”。
而“祛魅,是指去神秘化、去神圣化、去感性化,倡导‘直观的,可计算的,机械的’,祛魅本质上是一个解构与反思的过程”。
综艺中的女性形象既要能够传递给观众正确的价值观,又要给节目带来一定的矛盾冲突以增加趣味性,并且在节目始末要有不同程度的蜕变及成长,肩负着多层重任,所以每一个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偶像养成类“她综艺”初衷是发掘出具有偶像潜质的素人女生,对具备才华的她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情感观察类“她综艺”则是以发掘有趣故事为目的。
相较于女性的外在形象,对素人女性的形象塑造中更加注重的是性格及价值观的传达,且对观众来说具有普适性。
第一种是美丽自信型。由于网络空间内受众的庞杂广泛,每个人的审美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得出一个真正的“美”的标准。
网络“她综艺”在塑造素人的形象上,则是刻意避开对“美”字的表现,以嘉宾自信积极的正面态度衬托“美”进行圈粉。在偶像养成类综艺《创造101》中,塑造出几个典型的因自信而烘托美丽的女性形象。
其一,最终出道的Yamy因眼睛小曾被一度观众否定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但她凭借着rap和舞蹈实力一路自信到底,成为“火箭少女101”组合的队长,并且以高级脸的形象进行宣传最终俘获了大批粉丝;
其二,相较于传统意义中“美”必须是肤白腰细声音甜,王菊则完全背道而驰,她是古铜色皮肤、水桶腰、大饼脸,但在表现她的时候,与急于在镜头中展示自己且哭哭啼啼的女孩完全相反,节目组抓住了她低调自信的个性,最终塑造出一个“欧美风”的实力菊姐。
时尚美妆类节目《女魔头驾到》中的流动嘉宾是为医美诉求而来,希望能得到有经验的常驻嘉宾们的中肯建议,所以她们有皮肤差、身材不匀称等外形困惑,但综艺镜头下的她们却格外自信、虚心求教,散发出属于女性独特的魅力。
其中有一期节目中女主人公“大春子”由于生活压力一度体重飙升到170多斤但后来又在几个月内迅速瘦了90多斤,她担心暴瘦后皮肤容易松垮故而来寻求帮助。但全程她都没有表现出因为年龄增长而感到焦虑的情绪,只是淡然地提出当下个人医美诉求,一方面展现了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也为女性观众带来科普经验。
不容置否,绝大部分的选秀、时尚类节目都在将“肤白貌美声音甜”作为收视率的基本保障,但“她综艺”正在尝试摒弃这种固定标签,试图打破“美”的传统定义。
她们中有些是处于安逸富足的成长环境中,有些则是为了改变生存现状只身追求梦想,无论自身能力是高是低,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都是坚韧追梦的形象。当然,免不了有一些弱者受人同情的形象存在,但最终会逐渐成长为优秀一员。
励志努力的形象往往与沉默内敛相匹配,《青春有你2》中的普通女孩“个人练习生”夏研,实力强劲,却一直以谦虚透明的身份与大家相处,在第一次投票中仅仅获得了倒数第二的名次,但她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是“化自卑为动力”。
在周遭很多人都在拼命博取眼球的时候,夏研依旧保持了低调的姿态为导师所表扬,最终获得了第十六名的成绩,虽然没能够站到最后的舞台上,但这种默默努力的精神难能可贵,这也是一档选秀综艺中最正能量之处。
还有在情感观察类的“她综艺”中,励志努力型的女性形象也至关重要,在表现都市女性群像的综艺《送一百位女孩回家》中就塑造了无数个的励志动人的女性形象。
第四季其中一期观察的是海南大山里的“琼中女足”,话题聚焦于女性个体的命运和选择,女足成员中的女孩们平均十三岁,有些女孩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足球相关训练并将其视为“出路”,她们的梦想是“进国家队”“当教练”“踢职业足球”“考上更好的大学”……如此年轻的姑娘们已经有一技之长,并且拥有看似儿戏却坚定的理想,不禁令观众潸然泪下。
当有了别人美好生活的对比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表现对象身处于更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时,这时所产生的激励要比身处普通环境中的效果更加具备说服力。
后起之秀面临的不仅仅是舞台上导师的认可,还面临着舞台下网友的抉择,个性独特的女性成为了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她们因“有个性”与众不同而备受欢迎,另一方面因“有个性”而被嘲讽过于张扬做作。
面对中性风格的女孩,伴随而来的是“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样子”“这是男生选秀节目吧?”“为什么别人都穿裙子就她穿裤子?”相关的负面讨论。
节目的噱头与矛盾点直接对准她们的同时,也使她们自身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在《青春有你2》跳主题曲的过程中,全员+裙装,唯独走中性风格的刘雨昕穿着裤装,这是节目组接纳了中性风格女孩的直接表现。
此外,霸气敢言的上官喜爱是超短发肉肉脸、爆炸头搞笑女孩张珏和毫无表情管理的王清,都得到了节目组和导师们的一致认同,她们各自形成了对外的记忆点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千篇一律,重新定义“女团属性”,不拘泥不刻板去标签,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然,这其中不乏盲目自信、夸大其词等负面形象出现,但最终逃不过被时代被舞台、观众所淘汰、抛弃的命运。
“她综艺”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女性态度,树立了复杂多元的女性形象,俨然为女性受众带来独特的生存感悟,是自我娱乐同时也是借鉴指引。
在市场的原始驱动下,网络“她综艺”最终逐步卷入“偶像化”漩涡,由全素人参与到星素结合最终到全明星阵容。
女明星形象在媒介的塑造下带给观众或单纯可爱或知性优雅或桀骜不驯,俨然以积极正面、情商卓然的形象显露在大众视线内,但这其中不免会出现翻车的情况。
首先,她们在节目中没有固定的人设,相对自由。所谓人设,指的是“在节目中会将明星性格的某一个特点放大,来营造出一个受大众喜爱的人物设定”。
例如《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中的宁静,在开始出现时她拒绝自我介绍也拒绝穿节目组提供的配套练习服装,语言犀利态度傲慢,在开播之际就有无数围绕“宁静低情商”“宁静没礼貌”等各种负面话题展开。
但是,她在初次考评中由于是三人团队里Vocal较弱的一方,谦虚地躲在后面配合大家节奏,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实力较弱放弃任何一个舞台。
这是一个50岁女艺人身上难得的真性情与自信,所有参与竞赛的明星选手其实都想用名次证明自己,宁静也不例外,大胆说出自己的C位想法,颇有女王之风范。
她在整档节目中都是“骄傲且谦虚”“自信且脆弱”“成熟且可爱”……的形象,正如在开场的采访中所说:
“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呗,都不知道我是谁”“女团就是大家一起做一样的动作,我觉得你看不到我,尤其动作越整齐你越看不到我,有什么特点呢?”
在尊重节目组规则的情况下,完全忘记镜头而回归自我,这样的精神对姐姐及观众来说远远超越节目本身“30+不定义”的主题诠释。
在《妈妈,你真好看》中担任嘉宾的模特“大表姐刘雯”在节目中充分展现了无数个真实的自己:课堂教学中她耐心指导各位妈妈和女儿走秀的技巧,既严厉又温柔;当要在自己队伍中要淘汰妈妈时,她因难以抉择而泪流满面;而在自己作为模特站在T台上时,又无比淡然与自信。
在这档主打“50+”妈妈展现自我的节目中,刘雯也完全颠覆了自己在杂志及T台上作为一位职业“模特”的严肃脸,呈现了她的多面体。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衍生综艺《定义》中,易立竞对话万茜时,万茜说自己患有综艺焦虑症,不太愿意参加综艺,但主持人直接就补充到“你不是参加了两届《舞林大会》吗?”
另外,提到“想不想红”这个问题时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万茜作为一个始终没有大红大紫的女演员,用比较搪塞的话语来抵触这个问题。
在易立竞用犀利的语言试图撕开万茜赋予自身的人设时,她却仍然本能性地抵御防备,不愿意敞开心扉诉说真实想法,完全沉浸于人设中。
“她综艺”的众多女明星不愿卸下面具坚持人设面世,众所周知,脱口秀原本是为了让大家针对社会现状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一种表演形式,但是在全女性脱口秀综艺《听姐说》中,鲜有人做到真实自我。
阚清子因被分手屡次在舞台上提出,用看似云淡风轻的语气讲述辛酸过往,看似坚强实则用这样的方式俘获观众的同情心与关注度。
王子文在台下用“曾毅是谁?”“《无价之姐》是什么?”等一系列简单问题为自己树立单纯可爱的形象,而负责解答她问题的沈梦辰则同时具备了温柔耐心的形象。
明星的“面具式”人设带来了相当多的话题度,但各种正/负面人设是否为节目组通过剪辑拼贴等手段刻意操控营造,观众也需要加以辨别。
最后,多重媒介间的相互配合,延展并深化了女明星媒介形象。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德·戴尔认为,“明星作为一种典型形象,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中才有意义,比如在影片、电视节目、报纸报道、广告等媒体环境中呈现出的明星形象,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我们只认得置身于媒介环境中的明星,而并不认识作为真实的人的明星”。
“她综艺”中塑造的女明星人设,不仅仅局限于节目本身,无论是节目组还是经纪团队都会凭借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社交平台进行扩展性地营销宣传。
在当前“她综艺”猛烈爆发趋势下,年龄成为了区分女性群体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女”综艺日益月滋,“‘中女’综艺或是以‘中女’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众多影视产品,跳脱出传统的性别观念和审美框架,朝着消解差异等后现代思想转变”。
从少女到中女的蜕变,观众的接纳程度也在不断延展。部分节目针对某一特定年龄段展开内容,而另一部分节目则是在年龄上形成梯队,最大化吸引观众的目光。
传统观念中,观众会将明星作为一种行为表率或精神偶像。在“真人秀综艺”出现后,明星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渐渐出现在观众面前,一向只出现在影视剧、舞台上的她们也向大众展现了较为真实的一面,也让明星形象更加贴近观众现实生活。戈夫曼将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一个人在前台的表演可以看作是其个人形象的尽力展示,他在该区域中的活动维系并体现着某些标准”。
而后台则是“故意要制造出与前台表演相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可能完全适应了他的前台区域活动(或前台区域角色)以至于会把后台放松也当成表演”。
在受邀参加“她综艺”的明星嘉宾中,她们的身份有模特、演员、歌手、运动员、主持人,形成了为大众所熟知的区域即“前台”,向公众分享相对真实生活状态即“后台”,其本身就是一个“祛魅”的过程,除了保证综艺的收视率,也是偶像传递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而对于参加节目的素人来说,她们也许会凭借圈粉的人设收获大批粉丝,也更能使普通观众产生共鸣,是一个“赋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