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6666

新闻资讯 分类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从媒介对现实的建构分析同性恋者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图景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从媒介对现实的建构分析同性恋者的媒介形象与现实图景5月24日下午4点,司法院14位官做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释宪文。一经发布,司法院的网站便因大量网友涌入而瘫痪了20多分钟。即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与此同时,海峡对岸的网民也陷入了Love Wins的狂喜中。

  同性恋近几年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被媒体和大众广泛提及,也日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媒介形象,这种媒介形象构成了很多人对同性恋的认知,从而影响了对这个群体的态度,也使得对同性恋者和同性婚姻支持的呼声此起彼伏。我认为,媒介所呈现的同性恋形象是否与现实相符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所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是由我们的认知所决定的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而在现代社会,大众对于社会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大众媒体,所以清楚地了解媒介为主体建构的媒介形象与主体的现实图景对于我们形成全面的认知,做出合理的行动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对《南方周末》2004—2013年涉及同性恋题材的文章进行分析。在这十年间,共有涉及同性恋的报道154篇,其中,有53篇有明确指向的同性恋者。除18位文艺作品中的虚拟形象外,线人为女性,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职业分布上来看,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如明星,家等,有21个,普通社会人士有13个。女同性恋因为自身性别特征和父权社会等原因,导致媒体的提及率较低。如果同性恋群体属于边缘弱势群体,那么,女同性恋群体可以称作更为边缘的弱势群体。

  根据同志商务、淡蓝网、热拉等机构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调查报告》来看,中国LGBT群体有爱旅游、服装消费高、网购多,男性更注重护肤、更懂得穿衣打扮等特征。这符合媒体中常见的同志消费者的特质:男性、可支配所得高、重视生活品味,还喜爱阅读、音乐与电影,并且不介意公开自己的性向。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用“gay里gay气”来描述生活精致的男性。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同性恋的形象多为这样的形象。这使得大部分人眼中的同性恋就是学历高、收入高、有品位的上流精英人士,尤其指男性。

  同性恋媒介形象的构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性恋自古就存在,但一直被视为“心理异常的精神病患者”。1992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同性恋的正常性受到医学界的确认。2001年,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在中国,同性恋首次不在被划为心理异常的病态。之后短短十几年,同性恋的主流形象从“精神病患者”变为“有品位的上流男性”。

  5月24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消息一经出现,网络陷入巨大的狂欢。“一夜之间,同性恋从枷锁变成了荣耀”,狂欢过后,也有人开始反思。虽说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但是却反映出同性恋的“劣势”正在消失(确实在一些行业和社会群体中,如艺术圈、时尚界,同性恋的身份反而成了优势,甚至出现了伪装成同性恋者的人),也反映出目前网民对同性恋的社会认同正在增加的趋势。而且,网络整体的方向已经更为偏向支持同性恋群体了。

  美国最高法院9位官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做出裁决:美国各州不能禁止同性婚姻,这就意味着同性婚姻将在全美50个州合法化。美国成全球第21个全境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国家,其余国家几乎均为欧美国家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加紧了意识形态的对外输出,这种输出主要就是通过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书籍、新闻报道等形式进行的文化产品的输出,文化产品中包含的意识形态也会发挥作用。同性恋内容的文化产品输入中国,不仅为国人提供了消息和娱乐,也增加了我国受众对于美国同志文化的认同,转而开始呼吁对我国同性恋者的支持。

  由于同性恋群体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政府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也比公众保守。从媒体角度讲,媒体对同性恋的表述比较含糊、暧昧,媒体通过表达什么、甚至不表达什么来进行议程设置,媒体常通过持续不断地肯定某内容,使得该内容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赞同,媒介往往也会因为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而忽视有关社会结构的基本问题或者敏感的争议话题,这样会使得民众接触不到敏感话题或者对话题认识不清楚,对话题认识不清楚就会导致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在同性恋者的媒介形象上,媒体表述的含糊、暧昧就没有给予公众以正确合理的引导,具体表现为,我国媒体中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或者有代表性的同性恋群体,而主要以演艺圈、时尚圈、IT界等社会上流同性群体为主要内容,例如,张国荣、黄耀明、蔡康永、苹果CEO蒂姆·库克、Facebook联合创始人克里斯·休斯等(中国目前没有公众人物通过大众媒体公开表明同性恋身份)。尤其在时尚圈,由于像著名的天才设计师Tom Ford,Valentino Garavani,Marc Jacobs和“时尚大帝”Karl Lagerfeld等人的存在,甚至有“时尚圈是同性恋的天下”这样的说法。

  总结我国同性恋者媒介形象主要的生成因素,大概就是以下几点(这些因素大多主要通过大众媒体产生影响):医学上对于同性恋者正常性的认可、文化帝国主义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入使它国同性恋文化对我国民众产生影响、我国政府和媒体没有给予民众积极合理的引导等。

  上文提到的《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调查报告》表明中国LGBT群体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似乎说明,中国的同性恋群体真的是媒体呈现给观众的样子,但是仔细看报告可以发现,被调研的人群大多比较年轻,属于城市中产阶级,他们较少进入婚姻,更少生育子女,其消费带有较强的倾向性,比如会更多地购买高品质的智能手机和化妆品、护肤品等,也存在跨性别消费现象,这就使得他们在某个领域的消费可能超过同龄的异性恋群体。所以,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同性恋群体的真实情况。

  从另一个角度讲,同性恋群体被大量提及是近几年的事情,该群体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一个群体在社会上属于弱势地位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又怎么能取得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呢?媒体为我们构建的消费能力强的上流人士的形象也只是同性恋群体中极少数人的形象。我们只听到了这部分人的声音,却忽略了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同性恋者真正的生活和诉求,忽略了贫穷与现实,以为同性恋就代表着美好的爱情,生活中也总是有人高呼“只有男男才是真爱”,同性恋似乎已经褪去了人的“庸俗”,而被冠以某种光环。事实上,大多数工薪阶层同性恋者除了面临当下社会工薪阶层面临的问题外,也正遭遇着很多困境,传统婚姻的束缚、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心理上的困扰等等。而且,我认为,在公众对待同性恋的态度上,也无法持乐观的态度。在网络上关于网民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调查中,支持者与中立者所占的比例远高于反对者,这反映出民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这并不能反映出对同性恋真正的接纳。对无血缘关系或者亲缘关系较远的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能持不干涉的态度,甚至愿意主动为这个群体发声。但是,当同性恋涉及到自己的儿女、父母时,有多少人还能真正地包容和接纳?

  大众媒介具有为大众提供信息的功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然而媒介在提供信息的活动中,毫无疑问需要从大量的社会信息中选择一部分来传播。媒体有意图或者无意图的选择性传播,从微观角度讲满足了个体受众的需要。但从宏观角度讲,却形成了“信息环境”,即符号真实。这种信息环境影响了受众的主观真实,使依赖媒介的受众脑中的主观真实更符合符号真实,即受众以为媒介所报道的就是现实。生活中,大众媒介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不可能脱离大众媒介生存,但是我们必须要通过学习和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增加对社会真实的认识,避免让自己成为仅通过大众媒体认识世界的“容器人”。

官方微信 关闭